
- 建——保护基地
-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就中巴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
- 答——市民疑惑
- 进——企业普法
- 青海江苏联合设立三江源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
- 陕西:持续加强秦岭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力度
- 要闻简报
- 杨临萍参加2024年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并发布中国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十周年成果
- 强化制约监督 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
- 2014年至2023年全国法院审结各类环境资源一审案件190.2万件
版面导航
陕西:持续加强秦岭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力度
刘辉
本报西安8月15日电(记者 刘辉)8月15日,记者从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以来,陕西法院一审共审结污染环境、非法采矿、非法捕捞水产品等犯罪1049起,审结环境民事案件5474件,环境行政案件828件,环境公益诉讼案件139件。2024年1至6月,新收环资领域一审案件同比下降42.62%。
2023年以来,陕西法院着眼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大局,立足陕西生态环境保护实际,牢记“国之大者”,在秦岭司法保护中坚持以“两山”理念为统领,以专业化审判立足,以恢复性司法切入,以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落脚,做实环境资源审判,持续加强秦岭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力度。
陕西法院坚持整体保护,完善37个秦岭沿线环境资源审判机构,建立48个司法保护基地,构建跨省、跨市联动协作机制,奋力推进区域司法保护全面覆盖;坚持守正创新,推进环资审判专业化、生态修复多元化,全面构筑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衔接机制;厚植生态福祉,以精品案例实现最优审判效果,以执行“回头看”兑现最美生态效果,以延伸司法职能体现最佳社会效果。
据介绍,陕西法院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适时推进涉秦岭案件集中管辖,不断健全完善环资审判机构机制;稳步推进执法司法衔接,进一步强化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治;持续推进环资案件“回头看”,维护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权益,为奋力绘好美丽陕西画卷,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陕西新篇章提供有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