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缩小

默认

河北石家庄:“润禾”有真情 法护少年心
王云花,闫媛媛
□ 王云花 闫媛媛
“润禾”是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党支部的党建品牌,寓意是在党的阳光雨露滋润下,祖国的幼苗茁壮成长。该院立足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实际,与各部门联动协作,全面提高涉未成年人审判工作质效,不断加大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力度。

石家庄高新区法院法官助理为小学生上法治课。马博楠 摄

石家庄高新区法院举行“法院开放日”活动。马博楠 摄

石家庄中院少年庭法官回访犯罪未成年人。马博楠 摄
法官进校园 防患于未然
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石家庄中院着力完善源头解纷工作体系,而“法官(助理)进校园”作为其中重要一环,也于同年9月正式启动。
“法官进校园”工作开展以来,短短20天时间,即有304名法官为全市380所学校、26.8万余名学生送上了“开学法治第一课”,17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5153名教职工和831名家长代表参加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028所中小学聘任法治副校长1014名,实现了法官进校园网格化全覆盖。
藁城某中学两名学生因食堂就餐发生纠纷,继而先后两次约架斗殴,双方家长闻讯后,情绪激动,眼看一起因校园矛盾导致的恶性事件即将发生。该校校长找到担任法治副校长的藁城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张娟,说明情况后请求协助处理。张娟立即和同事朱思潼放下手中工作,前往该校。经过约谈两名当事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释明法律,并将双方家长叫到一起,就案讲法,以案明理,使双方冰释前嫌,握手言和。
2023年9月以来,石家庄两级法院由法治副校长主导并参与调解校内纠纷共93件130余次,及时有效地化解了校园纠纷,平息了大量涉未成年人矛盾隐患,促进了学校管理的规范化、法治化。
审判专业化 法网有柔情
在审理涉未成年人案件过程中,石家庄全市两级法院始终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石家庄中院早在2007年就成立了集刑事、民事、行政审判于一体的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并在全市基层法院推广。两级法院的少年审判工作实现了审判机构专门化、审判方式专业化、审判法官专人化,实现了统一称谓、统一案由、统一管理。目前,全市有86名法官、39名法官助理、55名书记员专门审理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
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对此,石家庄中院历任领导强调“未成年人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少审法官们也经常以“未成年人保护永远在路上”来激励自己。他们将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这项工作命名为“润禾”,重点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对少年犯的教育、感化、挽救及惩防体系建设;二是对少年儿童权益保护、救助、帮扶及防护体系建设;三是主导并推进社会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建设及依法维护未成年人权益工作。
目前,分析少年犯罪诱因、背景及预防的调研工作已在全市两级法院常态化开展,截至今年6月底,已发放《罪错未成年人生活成长调查问卷》148份;帮助罪错未成年人回归社会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工作已全面开展,相关操作规范已成为涉少案件审理的必经程序,现已封存145案、221人;有效帮助犯罪青少年回归社会的法庭教育、法官寄语和定期回访制度已经成型,法庭教育常态化开展,共发出《法官寄语》97份,定期回访77人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为了更好地与孩子们沟通,回访时每名法官都精心准备了谈话提纲,通过分别谈话,畅谈理想、畅谈人生、畅谈未来、畅所欲言,孩子们深受鼓舞的同时法官们也深受感动。今年4月,石家庄中院少年审判庭收到了来自河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的13封信,其中一封信中写道:“国家没有抛弃我们,社会也没有抛弃我们,我们应当心存感激,我会踏实改造,不再让家人为我而担心和流泪,也希望能够奉献自己的一丝之力回馈社会,做一个对社会和祖国有用的人……”
多部门协作 全社会呵护
石家庄中院探索并建立了“1﹢ 3﹢n”未成年人审判社会支持体系。“1”是指以未成年人审判工作为立足点;“3”是指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学校;“n”是指社会各界及爱心人士,通过人民法院主导,共同建设关于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的社会防护体系,共同构建预防家庭暴力、校园霸凌、性侵害等妨碍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护网。
目前,石家庄中院已与市检察院、公安局、关工委、团委、妇联、教育局、民政局等部门,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见证下共同签署了《关于构建未成年人审判社会支持体系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放飞希望法护未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困境儿童司法保护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关于成立石家庄市“合适成年人”志愿服务团的实施方案》等六份联合文件,组建未成年人志愿服务人员库100人,各县(市)区都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心理疏导工作站。举各界之力,共同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防护体系已基本形成。
近日,石家庄中院结合一起涉电竞酒店公益诉讼案件中发现的未成年人权益受损隐患及线索,向公安、广电、教育等部门分别发出司法建议。相关部门迅速进行清理、查处、整改,及时消除了隐患,全力挤压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生存空间。像这样行之有效的司法建议,全市法院已发出14份,有效预防了青少年犯罪,从源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放大

缩小

默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