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走进直播间 讲法院人的故事
郭燕,谢钱钱,吕怡宁
本报记者 郭燕 本报通讯员 谢钱钱 吕怡宁 文/图
轻轻调整麦克风位置、整衣装、清清嗓,“5、4、3、2、1……”耳机里传来导播的倒计时声,随着主持人声音响起,一期全媒体直播拉开序幕。今年上半年,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联合打造的《你好,上海法院业务标兵》系列访谈节目,每周四下午准时上线。
在温和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里,一个个暖心的故事娓娓道来。
从“参与者”到“讲述者”
一起涉及境外股东增资的案件中,双方当事人对仲裁条款的效力发生争议,被告以管辖异议的方式提出案件应由仲裁解决。原告担心从法院转到仲裁耗时耗力,甚至无法顺利完成仲裁立案,表示坚决不同意。
“我们对这起案件分‘三步走’——组织谈话、合理引导、依法处理,最终理顺了诉讼和仲裁在立案层面的对接流程。”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自由贸易区法庭副庭长徐劲草在节目中分享道。
这样的故事,在10期访谈节目中还有很多。
2023年,上海法院围绕“政治建设引领、司法质效为本、数字改革赋能”工作主线,共审结各类案件95.4万件,服判息诉率等审判质效核心指标位于全国法院前列。
走进直播间的20位上海法院业务标兵代表,来自刑事、民事、知识产权、执行、审管、政工等十余个条线,是上海法院建设的参与者、见证者,也成为了讲述者。
政治建设如何发挥引领作用?上海法院在大局中谋划法院工作,探索金融纠纷化解工作新模式,打造涉外商事纠纷“诉讼、调解、仲裁”多元解纷机制,连续7年发布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专项行动计划……这些“领先一步”的改革实践,被以第一视角剖析讲述。
司法质效为本如何做深做实?在一个个故事里,听众们慢慢了解到,上海法院人会穿行在高楼大厦间处理标的额上亿的纠纷,也会来到田间地头化解看似“鸡毛蒜皮”实则关系村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儿”,会在法庭上敲响法槌守护公正,也会奔波在执行一线让正义顺利抵达。
全国首个涉众型刑事案款信息核对平台、“预付式消费风险预警及协同治理”应用场景、“数字伯乐”干部智选系统……各种各样的“高科技”也在节目中被频频提及。法律与数字的深度融合,充分展现了上海法院坚持数字改革赋能、加快推动法院工作现代化的坚定决心。
激发人才培育“源头活水”
每期一小时的节目,揭开了不少业务标兵的人生“b面”。
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孙文霞因求学时期的一次志愿者活动与法律结缘,毕业后义无反顾投身于法院司法技术岗位。为了能快速理解法院的“法言法语”,她自学通过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而在进入上海金融法院后,更是积极参加院内“金融法治菁英项目”,利用周末时间充电,不断补齐金融知识短板。
从工学出身的“法学小白”成长为一名懂技术、懂法律、懂金融的上海法院业务标兵,孙文霞的奋斗故事,是新时代上海法院队伍建设现代化“1﹢6﹢x”工作体系人才培养成果的生动体现。
2023年,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新时代上海法院队伍建设现代化“1﹢6﹢x”工作体系。作为其中人才高地高峰体系建设的一抹亮色,上海法院业务标兵评选对于激发“实务型”业务人才培育的“源头活水”、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激励上海法院人在各自岗位上精益求精,都有着积极意义。
不久前,上海法院业务标兵程龙正式成为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的一名员额法官,随着工作领域的变化,他更加敏锐地察觉到了数字法院的重要作用,于是在办案中充分运用“数助办案”等功能,“要积极努力地去拥抱数字法院建设,为数字法院建设建言献策、贡献智慧。”
上海高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三科科长王晴也深有感触:“在人民法院工作就要坚持终身学习,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和进步,可能不仅仅是法律知识的更新,也包括社会知识的更新。”
而像他们这样的业务标兵,上海法院2023年共评选产生了75人。
信仰不息 奋斗不止
电台直播间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上海高院商事审判庭(破产审判庭)法官陆烨带来的一件“体现自身特色的小物件”——一本密密麻麻记满了文字、贴满标签的办案笔记本。这本浓缩了疑难复杂商事案件的办案本,条理清晰地展现了当事人之间复杂的法律关系等,是夜以继日审判工作的具象化。
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商事审判庭法官及小同则带来一张发布于18年前的老旧cd。“它的封面是一个闪闪发光的土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一样,平凡粗粝但是又闪闪发光。”“90后”法官及小同是个热爱摇滚乐的法院人,在他看来,坚守和追逐自己心中的理想主义,不随波逐流,不墨守成规,都是摇滚精神。“法院工作中也非常需要这些宝贵的精神和品质。”
“良法也必须转化为善治。”“刑事审判要遵循国之常法、世之常理、人之常情。”“法官既要有遗世独立的超脱品行,也要有悲天悯人的古道情怀。”“‘枫桥经验’的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纠纷。”节目中频频出现的金句,全景式展现了上海法院业务标兵的精神风貌。
在看得见的台前,上海法院业务标兵在法治逐梦路上乘风破浪,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在看不见的幕后,他们在每一次实践中沉淀智慧、积累经验,将法治信仰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未来,更多的他们还有更好的故事要说给你听。

《你好,上海法院业务标兵》访谈节目录制现场。

上海法院业务标兵及小同珍藏的cd。

上海法院业务标兵陆烨在做办案笔记。
放大

缩小

默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