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视频,岂能随意“搬运”
- 筑牢群众“安全墙”
- 反诈宣传进校园
- “学会放手,也是一种爱”
- “要素式”指引推动档案工作提质增效
- 推动政协提案与司法建议、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
- “执破融合”提升执行办案质效
版面导航
“学会放手,也是一种爱”
张小会,刘洋,刘一菡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法院法官 张小会
“张法官,明天看守所开庭,我能带一张儿子的照片吗?我想让他看看儿子现在的样子……”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怯生生的声音。
“你可以先带着,至于能不能让他看到,要根据看守所的规定。另外,你也不要太过于担心,相信法院会公平公正处理这起案件。”
这通电话来自于一起离婚诉讼案件的当事人罗某,2023年10月,她以夫妻感情破裂为由起诉丈夫胡某,要求离婚并争取孩子的抚养权。
这是一起看似普通的离婚案件,可案件背后的故事却又不那么寻常。
2022年7月,罗某与胡某从相识到相恋不到两个月便登记结婚。婚后的日子刚开始十分甜蜜,但一次偶然,罗某发现胡某竟然在吸毒。对于当时已经怀孕的罗某而言,相当于晴天霹雳。一边是身体里已可以感知胎动的幼小生命,另一边是可能早已沾染了吸毒恶习的丈夫,经过痛苦的纠结和艰难的抉择,罗某最终决定生下这个无辜的小生命。
“我原本以为孩子的出生能让他改过自新,担负起父亲的责任,然而生活的磨难却还在继续……”2023年7月,胡某因犯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罗某无法接受丈夫不仅没有戒毒,反而“变本加厉”,成为了贩卖毒品的犯罪分子,即使孩子尚在襁褓中,罗某还是毅然决然地向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离婚。
2023年12月,该起离婚案件在北碚区看守所开庭。
“我们不可能和吸毒的人一起生活,为了孩子能更好地成长,我必须要离婚。”
“我不同意离婚,我对她是有感情的,我们好不容易有了孩子、有了家庭,今后我愿意好好生活。”面对罗某坚决要求离婚的诉讼请求,胡某的态度也很坚定。
庭审中,双方始终针锋相对,眼看场面就要陷入僵持状态,在征得双方同意后,我决定休庭,组织双方当事人调解。
在与双方沟通中,我发现虽然胡某吸毒的犯罪事实给罗某带来了极大的打击,让双方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但两人对于孩子都寄予了爱和希望。或许孩子会是缓解双方对立情绪的突破口,那么不妨从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去打开彼此的心结。
我突然想起了那张罗某在电话里曾提到的照片,对胡某说:“我相信你们曾经真心相爱过,开庭前,罗某想着孩子未满月你就被警察带走了,所以今天特意带来了孩子的照片给你看看。这7个多月以来,她独自一人承担着生育和抚养孩子的重任,还承受着你被判刑给她带来的种种精神压力。如果你爱自己的孩子,你就应该明白,处理好大人间的矛盾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隔着玻璃望着我手中孩子的照片,胡某的眼眶有些湿润。
考虑到胡某在刑期结束后,还会有很长时间的强制隔离戒毒期限,我还是希望当前他能放下,彻底戒毒后再让自己重新开始。
“学会放手,也是一种爱。如果你好好改造、洗心革面,和毒品彻底划清界限,你的未来、你的家庭,都还是有希望的。”我继续劝说着胡某。
罗某的处境、孩子的成长、法官的劝说,这些都让胡某内心有所触动。最终,该起离婚案件以调解结案,双方自愿离婚,儿子抚养权归罗某,胡某承担相应的抚养费。
案子虽然结了,但罗某和她的孩子依然是我的牵挂,她能照顾好孩子吗?生活上有没有困难?于是,我联系了当地妇联、派出所的同志们一起前往罗某家回访。
“张法官,谢谢你们的关心,我和父母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好好将孩子抚养成人。”
“你要更勇敢地面对以后的生活,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紧紧握住罗某的手,那一刻,我相信,有一股充盈而温暖的力量正透过手心的温度,源源不绝地传递给她。
(张小会/口述 本报记者 刘洋 本报通讯员 刘一菡/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