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革命根据地法制史的关键一环
——评《中国革命法制『从农村到城市』的重大转折》
宋鋆,李枋桓
□ 宋鋆 李枋桓
202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法制史特别是革命根据地法制史的研究,传承红色法治基因,赓续红色法治血脉”。黑龙江大学教授邓齐滨、孙光妍所著的《中国革命法制“从农村到城市”的重大转折》一书,系统梳理了中国革命法制从农村到城市的红色历程,对于加强革命根据地法制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
以学术研究展现革命法制建设的转折点
该书展现了哈尔滨解放区作为革命根据地法制史中“从农村到城市”之关键转折点的重要地位。近年来,对中国革命法制史的研究,尤其是对中国革命法制通史式的宏观性研究以及对以陕甘宁边区革命法制为代表的阶段性实证研究取得了诸多高质量成果,但作为城市解放区中颇具代表性的哈尔滨解放区,所受关注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革命法制历史研究链条的完整性。
而该书对哈尔滨解放区法制建设在中国革命法制进程中的重要地位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梳理其对中国革命法制进程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重大转折、对新中国法制建设实现“从区域法到国家法”的转变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和重要历史意义。哈尔滨解放区法制建设的转变体现在诸多维度的“城市化”,如案件不再以围绕土地展开的纠纷为主,而是转向房屋迁让、劳资纠纷等;在继承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同时,又要考虑城市具体情况,制定便民性和程序性兼备的诉讼法规。可以说,哈尔滨解放区的法制建设影响了华北解放区和新中国法制建设模式的选择,是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的重要转折点,本书以学术研究的形式让该转折点呈现在了读者眼前。
以清晰逻辑为读者“指路”
全书共分为上、中、下三编,共计九章,以农村根据地法制建设、“进城”后的革命法制建设和中国革命法制历程的价值审视为逻辑,展现了红色法制建设从农村到城市的革命之旅。其中,上编主题为“农村包围城市”,解答了“中国革命与革命法制建设”和“中国革命法制与农村根据地”之两大关系问题。中编是该书的核心部分,主题为“从农村到城市”。该编以横向剖面的方式分析了哈尔滨解放区法制建设为何是中国革命法制在城市解放区的转折,基本覆盖了哈尔滨解放区法制建设的内容,如民主政权建设、立法指导思想、刑事治安法规、民生法规和司法建设等。下编主题为“道路的选择”,对中国革命法制历程进行了价值审视,分析哈尔滨解放区这一法制建设的“试验田”对于后解放的城市乃至新中国在政权建设、法制建设、司法建设等领域的影响。
该书逻辑清晰、结构严谨、可读性强,对哈尔滨解放区法制建设的转折性地位进行了有力论证,并分析出这一转折的几大特点,如突出的民主性、践行法治、重视苏联法的“中国化”实践、对人民司法传统进行城市创新等。不仅适合于法律史学人,也能让历史、党史党建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在阅读中体会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历程的恢宏澎湃。
以扎实史料保留历史“原味”
作者在自序部分详细介绍了书中的史料来源。黑龙江大学法学院法律史专业师生于2004年开始对黑龙江省档案馆和哈尔滨市档案馆进行革命历史档案的普查与整理工作,作者与众师生历时数年,共搜集到关于东北解放区时期哈尔滨法制建设的原始历史档案765卷、历史资料千余卷、司法档案万余卷、其他研究书目180多部(包含近20部俄文文献)。后经与保存尚完整的1946年至1949年的《东北日报》《哈尔滨日报》等进行资料比对、相互印证。
这些档案史料由于年代久远、纸张薄脆,加之多数文件为手写存档,字迹潦草,已有多处无法辨认。为方便读者阅读,字迹无法辨认的以“□”代之,为了保持历史原貌,一般情况多为原文照录,其中标点、段落若无原则性差错,便未作改动,并在必要时插入档案图片。如在外籍当事人的翻译方面,革命根据地时期的翻译风格突出,出现了“缶司干良特维斯”“杂保老特内”等略显生硬拗口的当事人姓名,为保留历史“原味”,皆按原文照录。在审判依据方面,作者以案例的方式,展示了废旧立新的三个阶段,这些案例生动直观地呈现了国民党政府法律如何逐步退出革命根据地法制历史舞台,以及革命法规、政策和法令如何进入解放区人民的法律生活之中。书中提到的诸多案例史料在著作出版前尚未面世,可以说是面向革命根据地法律史学人的共享之作。
该书以无言的方式叮咛读者,不论是在革命根据地时期,还是当下,法治建设的方向始终是满足群众的需要。在另一层面,该书也让读者了解到哈尔滨的另一城市名片:它不仅是充满魅力的旅游城市,更是红色基因扎根于城市土壤的源头。
【本文系2023年度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西北人民革命大学红色基因的内涵与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023xwt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
以学术研究展现革命法制建设的转折点
该书展现了哈尔滨解放区作为革命根据地法制史中“从农村到城市”之关键转折点的重要地位。近年来,对中国革命法制史的研究,尤其是对中国革命法制通史式的宏观性研究以及对以陕甘宁边区革命法制为代表的阶段性实证研究取得了诸多高质量成果,但作为城市解放区中颇具代表性的哈尔滨解放区,所受关注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革命法制历史研究链条的完整性。
而该书对哈尔滨解放区法制建设在中国革命法制进程中的重要地位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梳理其对中国革命法制进程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重大转折、对新中国法制建设实现“从区域法到国家法”的转变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和重要历史意义。哈尔滨解放区法制建设的转变体现在诸多维度的“城市化”,如案件不再以围绕土地展开的纠纷为主,而是转向房屋迁让、劳资纠纷等;在继承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同时,又要考虑城市具体情况,制定便民性和程序性兼备的诉讼法规。可以说,哈尔滨解放区的法制建设影响了华北解放区和新中国法制建设模式的选择,是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的重要转折点,本书以学术研究的形式让该转折点呈现在了读者眼前。
以清晰逻辑为读者“指路”
全书共分为上、中、下三编,共计九章,以农村根据地法制建设、“进城”后的革命法制建设和中国革命法制历程的价值审视为逻辑,展现了红色法制建设从农村到城市的革命之旅。其中,上编主题为“农村包围城市”,解答了“中国革命与革命法制建设”和“中国革命法制与农村根据地”之两大关系问题。中编是该书的核心部分,主题为“从农村到城市”。该编以横向剖面的方式分析了哈尔滨解放区法制建设为何是中国革命法制在城市解放区的转折,基本覆盖了哈尔滨解放区法制建设的内容,如民主政权建设、立法指导思想、刑事治安法规、民生法规和司法建设等。下编主题为“道路的选择”,对中国革命法制历程进行了价值审视,分析哈尔滨解放区这一法制建设的“试验田”对于后解放的城市乃至新中国在政权建设、法制建设、司法建设等领域的影响。
该书逻辑清晰、结构严谨、可读性强,对哈尔滨解放区法制建设的转折性地位进行了有力论证,并分析出这一转折的几大特点,如突出的民主性、践行法治、重视苏联法的“中国化”实践、对人民司法传统进行城市创新等。不仅适合于法律史学人,也能让历史、党史党建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在阅读中体会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历程的恢宏澎湃。
以扎实史料保留历史“原味”
作者在自序部分详细介绍了书中的史料来源。黑龙江大学法学院法律史专业师生于2004年开始对黑龙江省档案馆和哈尔滨市档案馆进行革命历史档案的普查与整理工作,作者与众师生历时数年,共搜集到关于东北解放区时期哈尔滨法制建设的原始历史档案765卷、历史资料千余卷、司法档案万余卷、其他研究书目180多部(包含近20部俄文文献)。后经与保存尚完整的1946年至1949年的《东北日报》《哈尔滨日报》等进行资料比对、相互印证。
这些档案史料由于年代久远、纸张薄脆,加之多数文件为手写存档,字迹潦草,已有多处无法辨认。为方便读者阅读,字迹无法辨认的以“□”代之,为了保持历史原貌,一般情况多为原文照录,其中标点、段落若无原则性差错,便未作改动,并在必要时插入档案图片。如在外籍当事人的翻译方面,革命根据地时期的翻译风格突出,出现了“缶司干良特维斯”“杂保老特内”等略显生硬拗口的当事人姓名,为保留历史“原味”,皆按原文照录。在审判依据方面,作者以案例的方式,展示了废旧立新的三个阶段,这些案例生动直观地呈现了国民党政府法律如何逐步退出革命根据地法制历史舞台,以及革命法规、政策和法令如何进入解放区人民的法律生活之中。书中提到的诸多案例史料在著作出版前尚未面世,可以说是面向革命根据地法律史学人的共享之作。
该书以无言的方式叮咛读者,不论是在革命根据地时期,还是当下,法治建设的方向始终是满足群众的需要。在另一层面,该书也让读者了解到哈尔滨的另一城市名片:它不仅是充满魅力的旅游城市,更是红色基因扎根于城市土壤的源头。
【本文系2023年度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西北人民革命大学红色基因的内涵与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023xwt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