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企重生保住19家企业职工饭碗
- 『以酒化债』解纠纷
- “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家里事,办法自然就多了”
- 湖南长沙县:统一类案裁判标准 助推审判质效提升
- 武汉汉阳区:“法航知音”商事共享法庭助企高效解纷
- “一个程序解纷”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 司法建议助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
- “智能云柜”打通材料流转渠道
- 图片新闻
版面导航
『以酒化债』解纠纷
刘洋,边俊铭,成易
本报记者 刘洋 本报通讯员 边俊铭 成易 文/图

图①:执行干警向申请执行人讲解酒水拍卖的流程和风险。

图②:执行干警组织当事人协商沟通酒水处理方式。

图③:执行干警帮助搬运酒水。
今年7月,在一起特殊的执行案件中,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通过灵活执行的方式,促成当事人“以酒化债”,成功化解一起历时七年的债务纠纷。
金某因经营困难于2018年起陆续向廖某和段某借款7万余元后长期拖欠不还。2022年5月,廖某和段某向法院起诉并胜诉,可金某依然不履行还款义务,同年8月,廖某和段某无奈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然而,执行过程中执行干警发现金某名下无直接可供执行财产,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今年5月,廖某偶然打听到金某在开州城区经营着一家酒水商铺。执行干警掌握线索后,第一时间到金某的商铺查封、扣押了所有的酒水,经执行干警清点,其中各品牌白酒、红酒、洋酒等共计343瓶,总价值达数万元。
查扣酒水后,当事人就酒水的处理方式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导致酒水迟迟无法变现还款。为避免传统司法拍卖程序可能带来的评估费用、处置风险及酒水价值贬损,执行干警多次与双方协商沟通,讲清利害关系和风险负担,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同意以酒水实物按份额抵扣3.5万元债权债务,剩余债务金某将在三年内陆续归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