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报-pg麻将胡了下载入口

map
  • 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检察院诉杨某鹏等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民事公益诉讼案
  • 组织、操纵“网络水军”实施“流量造假”“有偿删帖”行为的定性及司法规制路径
  • 朱某飞故意伤害、马某民正当防卫案
  • 欠缺意思联络的数人同时防卫案件的处理规则
第08版:综合业务
放大
缩小
默认

组织、操纵“网络水军”实施“流量造假”“有偿删帖”行为的定性及司法规制路径

——《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检察院诉杨某鹏等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民事公益诉讼案(入库编号:2024-18-2-369-003)》解读

陈增宝,沈堃


□ 陈增宝 沈堃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加之受利益驱动等因素影响,网络虚假信息呈泛滥态势,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规制传播网络虚假信息等行为,刑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和有关司法解释针对性作出明确规定,依法惩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等行为。然而,对于以营利为目的,组织、操纵“网络水军”实施“流量造假”“有偿删帖”的行为如何定性和规制,实践中认识不一。对此,人民法院案例库入库参考案例《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检察院诉杨某鹏等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民事公益诉讼案(入库编号:2024-18-2-369-003)》从民事公益诉讼的角度切入,明确:“行为人以营利为目的,组织、操纵‘网络水军’进行‘转评赞’‘直发’‘投诉举报删帖’等活动,属于流量造假和干预信息呈现的行为,应当被认定为利用网络传播虚假信息的违法行为。针对侵害包括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在内的社会公共利益的上述行为,检察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并请求判令行为人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现就有关问题解读如下:

一、所涉行为属于传播虚假信息的违法行为

  网络安全法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应当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危害网络安全,不得利用网络……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一般而言,虚假信息具备以下特征:一是虚假信息是内容与事实不符的信息;二是虚假信息具有误导性。然而,若仅将虚假信息限于“内容虚假”,则当前互联网中绝大多数黑灰产行为(例如,本案例所涉操纵“网络水军”进行“转评赞”“直发”等干预信息呈现的行为)被排除在外,难以得到有效规制。

  对此,有关规定作了明确。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四条的规定,行为人不得通过发布、删除信息以及其他干预信息呈现的手段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谋取非法利益;不得通过人工方式或者技术手段实施流量造假、流量劫持以及虚假注册账号、非法交易账号、操纵用户账号等行为,破坏网络生态秩序。组织、操纵“网络水军”实施“转评赞”“直发”等行为,属于上述条文所规定的“干预信息呈现”的行为。虽然“干预信息呈现”行为与传播“内容虚假”信息行为在方式上存在不同,但在误导性上并无实质差异。以本案例所涉“转评赞”行为为例:如果单个网络用户对某个作品转发、评论、点赞,一般是其真实意思表示,即使基于某种情谊行为而实施,也不会对他人产生明显误导;但是,“网络水军”通过大量账号集中进行密集转发、刷屏、增加内容点击等手段,虚增被宣传对象的热度及不实评论,直接影响了信息的真实性,对社会公众产生信息干扰甚至误导。上述行为虽然并非直接发布“内容虚假”信息的行为,但通过“转评赞”等虚假手段,形成了与事实不符的刷单数、好评数及点赞数等,具有误导性,应当构成广义的“虚假信息”。而虚假注册账号、非法交易账号等也是为实施干预信息呈现行为而作的预备行为。可以说,前述干预信息呈现的手段和通过人工方式或者技术手段实施的流量造假等行为,其性质、损害结果与“内容虚假”的行为趋于一致。为实现对此类行为的依法规制,应当认定其属于网络安全法第十二条第二款所规定的“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对于行为人故意实施此类违法行为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纳入侵权法的评价范围。

二、所涉行为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一是破坏了网络信息内容生态秩序。网络本应是信息自由流通、知识共享的平台,但流量造假和虚假信息的泛滥,使得真实内容与虚假内容混杂,公众难以区分,直接损害了信息的真实性,影响了公众对网络信息的信任度。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其价值在于传递信息,为数字经济各产业、行业运作提供情报支持。影响数据价值、数据商品乃至整个数据产业的关键,必然是信息的真实性。招募“水军”从事的流量造假、传播虚假信息行为的危害性较现实生活中假货的危害性有过之而无不及,其所造成的更严重危害在于破坏了网络生态信用体系及网络信息内容生态秩序。

  二是破坏了相关行业、市场的竞争秩序。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它要求所有市场参与者遵循相同的规则,通过提供更高质量、更贴近消费者需求的商品或服务来合法地扩大市场份额。招募“水军”从事的流量造假、传播虚假信息行为,将会影响用户对于影视剧、商品等服务质量、销量、好评度、投诉率等重要属性的判断,造成误导和欺诈,进而使信息造假者在短时间内迅速博取高关注度,制造出虚假繁荣的景象,赢取竞争优势。而那些秉持诚实经营理念的经营者、作者、明星等,即便本身产品、作品、业务能力更胜一筹,也可能因真实的正面反馈被虚假信息淹没,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该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扭曲了市场竞争的公正性,使得市场规则形同虚设,更会影响行业的创新与发展动力。

  三是侵害了广大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通过虚增好评量等进行流量造假,达到控评效果,人为制造出作品、产品的优质假象,掩盖其真实质量、性能或服务状况,误导消费者对相关作品、产品等出现认知偏差,进而造成消费者基于错误的信息作出错误的决策。而通过操纵负面信息,删除真实的用户差评,或者压制负面信息的曝光,使得广大消费者无法全面了解作品、产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剥夺了消费者获取完整、真实信息的知情权,使其在选择时无法作出基于全部事实的判断。尤其是在健康、安全、教育等关键公共领域,虚假信息的传播可能误导消费行为,严重损害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对于公民个人而言,面对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由于损害的非显著性、权益受损证明的困难以及维权成本的高昂,难以独自有效应对,私力救济途径显得捉襟见肘。鉴于此,在没有法律规定的机关和组织或者相关机关和组织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人民检察院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对此类行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请求行为人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本案例通过公益诉讼制度对互联网虚假信息治理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可行的法律适用和责任认定方案,明确了网络虚假信息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公益侵害属性等法律适用规则,是司法规制网络虚假信息的一次有益尝试,也为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提供了司法路径参考。

  (作者单位:杭州互联网法院)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站地图